大家好,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。富士重工是军工企业吗,富士重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第1位网友观点:
从N33K乌龙事件看,大多数网友是没有什么分辨能力的,非常容易被带节奏。本文就详细介绍一下日本二战期间的飞机番号命名规则。
先说一下,插图中的飞机是美国WACO公司生产的复古双翼机,型号是YMF-5。机身上以字母 N 开头的编号实际为注册号。
日本二战时期没有独立的空军,大多数飞机都属于海军,海军的战斗机都有字母配数字的番号。
第一个字母代表“机种”,舰载战斗机是A,局地战斗机(即截击机)是J,水上战斗机是N,夜间战斗机是S。
第二个数字是定型序号。
第三个字母是开发公司,比如M是三菱(Mitsubishi),N是中岛(Nakajima,后来改为富士重工),K是川西(Kawanishi,战败后被勒令解散)。
第四个数字则表示该机型的派生型,如果派生型用途发生了变化,则在后面再加一个表示机种的字母。
比如著名的零式战斗机,由三菱(Mitsubishi)生产,有A6M1、A6M2、A6M3等等型号。由川西生产的阵风、强风战斗机,一般都是J3K1、J6K2、N1K1等。
第2位网友观点:
日系车质量到底怎么样?
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日本汽车给我们带来了质量低劣的固有影响。事实上,日本汽车没有传说中那么多明确的缺点。要真正全面地了解日本汽车,首先必须了解日本汽车的历史。
从全球汽车消费趋势来看,20世纪50年代是汽车逐步从工业转向国民消费的转折点,汽车细节技术是对世界各地许多汽车公司生产技术的巨大考验。如何使汽车适合日常生活;如何让嘈杂的V6发动机变得柔和而聪明;如何使崎岖不平的地面变得柔软舒适;如何让汽车座椅像沙发一样坐着?在这些需要完成的细节中,日本人嗅到了一场新的汽车革命。他们能在德国和美国有历史的汽车制造业找到新的繁荣点吗?显然,日本商人和企业家找到了打开汽车市场大门的钥匙。
事实上,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,日本汽车非常落后,但为什么战败的日本迅速崛起,成为汽车制造业的强国?此外,日本企业当时正面临强大的美国汽车企业,正在学习制造三轮车的日本汽车企业是如何崛起的?事实上,日本当时的核心是将国内市场留给日本汽车。但完全关闭这个国家是不可行的。毕竟,在那个时候,美国汽车公司已经在日本建厂了。所以日本人给出了以下三种方法:1。限制美国汽车的销售;2.改进日本汽车;3.通过政策改善日本汽车在中国的性价比。
20世纪80年代也是日本汽车完成海外布局的时期。日产1983年在北美建厂,丰田第二年也在北美建厂;三菱与克莱斯勒合作;马自达与福特牵手;铃木与通用汽车在加拿大合作。然而,1985年9月签署的《广场协议》对日本汽车的出口是一个打击。幸运的是,1987-1991年是日本泡沫经济时期,国内汽车需求激增。1990年,日本汽车年产量为1104万辆,跃居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国之首。
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,经济泡沫被政府戳破,日本汽车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,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。在日本汽车工业的大型企业中,只有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保留了“日本资本”的血统,其他企业也加入了西方大型跨国公司的行列。截至2001年10月,日本11家汽车制造商的股权关系为:丰田以51.2%的股份控制大法,日野以50.1%的股份控制日野。福特汽车公司以33.4%的股份控制马自达。戴姆勒-克莱斯勒(见梅赛德斯-奔驰和克莱斯勒)以34%的股份控制着三菱汽车公司。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以36.8%的股份控制日产(参见雷诺-日产汽车公司)和22.5%的股份控制日产柴油。通用汽车以49%的股份控制铃木,五十铃以20%的股份控制五十铃,富士重工以21%的股份控制富士。这些变化大多发生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。这时,日本汽车开始树立三个特点:注重环保、强调安全、细分用户市场、努力在世界其他地区拓展业务。虽然日本汽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扩张,但它们也受益于日本电子产业的崛起。例如,雷克萨斯、英菲尼迪和讴歌,这三家日本巨头的高端汽车代表可以与传统巨头竞争。
日本汽车节油的原因实际上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。由于国土面积小,资源和能源匮乏,日本在开发大位移模型时非常谨慎。日本汽车的总体特点是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,追求更好的性价比。节约资源和降低油耗的理念使日本汽车领先于欧洲和美国,成为节能降耗的先锋。
这就是日本汽车的名声。虽然日本汽车经历了起起落落,但在作者看来,今天的日本汽车仍然非常值得称赞。众所周知,日本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混合动力技术走在世界前列,像丰田这样积极改变世界的汽车公司更少。
第3位网友观点:
我反省了一下自己,我觉得我快被时代抛弃了,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车主……
事情是这样的:三年前我买了一台斯巴鲁BRZ,三年的用车生活,我主要就是纠结了下到底要不要改些什么,最终至今保持原厂。买这车是为了体验操控乐趣和相对原始一些驾驶感受,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当然是买对了,并且感觉这车越开越有意思~
这三年里,我没关注过斯巴鲁股价的波动,哦不对斯巴鲁没上市,重新说:我没关注过丰田的股价波动,没关注过斯巴鲁会不会再被别的车企收购,没关注过富士重工会不会有什么神操作,没关注过BRZ和86的销量走势,没关注过丰田斯巴鲁和供应商们的爱恨纠缠,作为一个车主,我丝毫不关心车企的经营大势,实在是不应该。[吐舌]
于是我思考了一下,得出以下结论:万一斯巴鲁经营不善,我去隔壁一汽丰田店里和86一起保养,他们应该是欢迎的吧[吐舌]
第4位网友观点:
神龙汽车30周年了,二汽是如何促成神龙计划的从而实现第一个轿车项目的?
当年国家政策上原则上只开放一汽,上汽,二汽三个口子搞轿车项目!
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,早在1978年,雪铁龙公司就曾与上海谈过轿车项目合作,本来双方商定年产20万辆规模,但不知何故,后来却缩减为2万辆。
就在法国雪铁龙公司犹豫之际,德国大众乘机而入。这让雪铁龙错失了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跨国汽车品牌的机会。
在此时间点,基于二汽轿车项目,二汽和雪铁龙公司有了双向奔赴的基础。一位资深PSA员工还曾透露,当时雪铁龙公司总裁哈夫纳甚至发下狠话:如果这次跟二汽合作再谈不成,就要解散国际部。
据二汽史料记载,1987年至1988年两年间,二汽分别派出11个代表团对5个国家14个轿车生产企业进行了接触,同时接受48个外国企业代表团的考察。通过对比和相互选择,仅剩下三个方案:一是与日本富士重工、美国通用三方合作;二是与雷诺公司合作;三是与雪铁龙汽车公司合作。
不过雷诺公司很快就被排除在外,看来雷诺和二汽接触的也很早呀,只是习惯性达不成协议[捂脸]。
二汽最终选择雪铁龙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大因素:一个因素是法国政府承诺这个项目中国可以是“零外汇”。他们提供全部外汇贷款,而且其中一半是软贷款,年利率2%,宽限期11年半;另一个因素是雪铁龙提供的是一款还没有投放市场的“未来车型”,相比一汽和上汽的轿车项目,投产的时间差不多,等于一开始就有了能够跟上当代的产品。
对于雪铁龙而言,它选择二汽的原因只有一个:中国巨大的崛起的市场之中,不能没有雪铁龙。
1988年7月,二汽和雪铁龙公司在十堰签订30万辆轿车合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协议书。此后的4年多时间里,双方围绕这一项目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。其中虽遇到一些困难,但在双方的努力下,这一项目还是在曲折中顺利推进。
具体选址上倾向于襄樊和武汉,事实上第一辆富康就在襄阳下线,但是最终整车项目留在了武汉,襄阳变成了一个主机厂!
为什么是神龙这个名字?上世纪90年代,二汽曾经广泛使用过“风神”这个词,不论是当时的卡车,客车方向盘上和车身上都有风神或者AEOLUS这个词!
风神就是东风的雅号,用于出口,或者说对外开放,貌似东风这个词在西方理解上意境不太好!
所以在给东风和雪铁龙的合资轿车厂取名时,取的是“风神——雪铁龙”而不是“东风——雪铁龙”。
所以神龙就是风神雪铁龙的简称!
同时代之后还有风神蓝鸟,风神水星等项目!
1992年神龙公司成立,生产的第一款轿车产品中文名叫富康!
但与富康不同的是,1996年惠州风神进行组装了一批桑迪亚和雪铁龙XM。
分别为2.0和3.0排量,桑蒂雅拥有着矩形车灯、修长的车身线条、两厢半式的短车尾设计以及特殊的后雨刮器设计,都给一代人留下过印象深刻。
这款中型车于1996年同样以CKD的形式被少量引入国内。
图九为挂东风标的风神雪铁龙XM,图七图八为富康皮卡,图九为三厢富康988,图12为新品凡尔赛,图11为标致即将上市的新品!
第5位网友观点:
日本汽车产业最厉害的一点还在于其超强的通用匹配性。比如本田只开发了少数几款发动机和变速箱,而全系车型都可以使用这些动力总成。还有更多的底盘和车身组件是在思域、雅阁三门、雅阁四门轿车和披露(Prelude)上完全通用的。这使得本田可以在雇员很少的情况下开发多款车型。富士重工和甚至日产这样的大企业的状况也是完全一样。
第6位网友观点:
日本最有钱的6大财阀:
富士财团
住友财团
三菱财团
三井财团
三和财团
第一劝银
富士集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,但是说起日产汽车、佳能相机、富士银行,知道的人就比较多了,没错,他们都是富士集团旗下的!
三菱集团跟富士集团相反,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日本企业了。三菱集团主要是在制造业比较强势,最初的三菱集团是靠着造船发家的,之后就是很有日本企业的特色了,造轮船的发动机,然后又开始造汽车的发动机,然后再开始造汽车。造船造车需要钢材,于是三菱就又发展出了三菱重工和三菱制钢等企业。
你还知道哪些日本企业的故事呢?
第7位网友观点:
日本六大财团
1、三菱财团:核心企业,东京三菱银行、三菱重工、三菱汽车、麒麟啤酒、三菱电机、旭玻璃等;
2、三井财团:樱花银行、三井物产、东芝、索尼、三洋、丰田汽车、东丽等;
3、住友财团:住友银行、住友化学、松下电器、朝日啤酒、三洋电机等;
4、富士财团:富士银行、日产汽车、日立、佳能、日本精工、日本钢管等;
5、三和财团:三河银行、夏普、日本电信电话、神户制钢厂,积水化学工业等;
6、劝银财团:伊藤忠商事、富士通、清水建设、川崎制铁、富士电机、横滨橡胶等。
日本这六大财团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日本知名的企业,他们涉及汽车、制造业、金融、电器、电信、零售等行业,规模庞大,掌握大量的资源。
他们都以实体经济为主,三菱重工、丰田汽车、住友化学、富士通这些都是知名的制造业企业。他们六大财团成员彼此之间,相互分工协作,促进各自发展。
日本这六大财团共计控制了,全国60%以上的总资产,55%以上的总资本,60%以上的销售额,20%左右的就业人员,可谓是富可敌国。
第8位网友观点:
日本六大财团PK韩国六大财阀
三菱财团:三星集团
三井财团:现代集团
住友财团:LG集团
富士财团:SK集团
三和财团:韩进集团
劝银财团:乐天集团
日本的财团依靠的是相互持股,抱团取暖,都有银行作为核心提供金融支撑,财团内的企业成员并无上下级关系,但是依靠相互持股在情报、技术、财务等上面分工协作,共同发展。
韩国的财阀则是依靠自身的力量,财阀控制的企业基本都是自己的子公司或者收购而来。因此,日本财团不可视为一个整体,但又不可忽视他们是一个整体,韩国财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。
三菱财团核心企业:东京三菱银行,三菱商事,本田技研,麒麟啤酒等;
三星集团核心企业:三星电子、三星物产、三星航空、三星人寿保险等;
三井财团:樱花银行、三井物产、东芝、索尼、三洋、丰田汽车等;
现代集团:现代汽车、现代重工、现代威亚、现代摩比斯等;
对比来看,日本财团内的企业数量远超韩国财阀,但是韩国财阀营收算是一个整体,比如三星集团就拥有三家世界500强企业,而日本财团内企业依然是相对独立的,但是不可否认两者在某些程度上是相似的。
本文富士重工是军工企业吗,富士重工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