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今日西西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,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作者:原文: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
2、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
3、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
4、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。
5、译文: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,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。
6、雄阔壮观的大湖,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,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。
7、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,我年老多病,乘孤舟四处漂流。
8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,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。
9、【赏析】登临览胜之作,固然首先必须真切地描绘江山之壮、风光之美与景物之奇,但是如果仅仅能做到这一点,尚不足以称高格。
10、除了表现自然景观之外,还需要融进诗人的胸襟气度,写出特定的名胜所给予登临者的深切感受,使得奇情与壮采一齐飞腾,达到情景合一的化景,这才可以称为名篇佳作。
11、老杜此诗,篇幅虽极短小而气魄非常雄大,它把湖山之胜与诗人心中家国多难的悲哀结合起来抒写,造成了沉雄悲壮的高超艺术境界,在古往今来多如牛毛的登临岳阳楼的诗篇中,它几乎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绝唱。
12、诗为大历三年(768)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后,暮冬流寓岳州(今湖南岳阳市)时所作。
13、首联二句,即揭示登楼的题旨,写自己宿愿终偿的欣喜之情。
14、“昔闻”、“今上”云云,用时间概念联接两个描述诗人行动的句子,使得登临者兴高采烈的情状溢于言表。
15、颔联二句,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。
16、坼吴楚而浮乾坤,这是形容楼前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。
17、吴楚,指春秋战国时吴楚两国的旧地。
18、大致说来,吴国在洞庭湖东面,楚国在湖西及湖南一带,所以诗人说吴楚之地好象被这个大湖分为两半。
19、“乾坤”,指天地,包括日月。
20、这一句说,洞庭湖太阔大了,天地日月都象是在其中漂浮着,不论白天还是夜晚。
21、这样来描写洞庭湖,有人以为过于夸大,“于事理未当”,象是写大海而不是写湖(见喻守真《唐诗三百首详析》)。
22、实则此评未免拘泥。
23、须知诗歌不同于科学论文,是容许使用夸张来充分表现视觉{或听觉)形象,以畅快宣泄作者的意兴与情绪的。
24、如果不懂得文学的性质,要按学究的尺度来较真,那么连海洋也不能说是“乾坤日夜浮”,因为海洋纵然比湖大,也毕竟只是“乾坤”中之一物啊!更何况,老杜大笔挥洒,虽因眼前洋洋大观引起,也有文学夸张的先例可援,《水经注·湘水》不是明明说过:洞庭“湖水广圓五百余里,日月若出没于其中”吗!以上四句,既已写出登临所见之景;后面四句,则写登临所生之情。
25、然而并非上四句只写景,与情不相关,下四句只写情,与景不搭界。
26、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情因景生,景以衬情,浑然一体,组成有机的抒情感怀意境。
27、颈联二句,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,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。
28、衡塘退士在《唐诗三百首》此首下批道,“亲朋”句承“吴楚”句,“老病”句承“乾坤”句。
29、这是有眼光的。
30、当时老杜从蜀中东下,在岳阳楼上必然想起吴楚的亲友,故“吴楚”跟“亲朋”连接起来了。
31、他出峡之后,长期在水上漂泊流浪,所以看到“乾坤日夜浮”的泱泱大水,就跟自己“老病孤舟”的凄惨晚景联系起来了。
32、此处的哀情和上四句的阔景就是如此有机结合的。
33、中间这两联,上联侧重景,下联侧重情,而又连为一体,以景物的阔大和孤身漂泊的痛苦互相映衬,艺术效果极为佳妙。
34、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,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,,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。
35、当时吐蕃入侵,西北边疆不宁。
36、不为个人身世而哭,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哭,这样的结尾使得全篇境界更高,格调更高了。
37、全诗抒写的感情是孤苦沉郁的,但描绘的景物却是壮阔无比的。
38、从壮阔无比的景物中可以窥见老杜胸次之高,决不因身世的漂泊就意气消沉。
39、这就是“诗圣”的可敬佩之处吧!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