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间网

什么是阴虚体寒体质(什么是阴虚)

精选经验
导读 您好,今日西西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什么是阴虚体寒体质,什么是阴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很多朋友问我...

您好,今日西西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什么是阴虚体寒体质,什么是阴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很多朋友问我,中医是怎么诊病的呢? 其实,中国的古人很聪明,他们发明了一些以简驭繁的方法,这是方法论上的思路,就是把握大的方向,然后从大方向上调整,这样让身体自己恢复。

2、 我举个例子,比如,一棵树,有一千个树叶,现在树叶黄了,出现问题了。

3、怎么办呢?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思路,:一个思路,是一个树叶一个树叶去研究,看看出现什么问题了,这是一个思路,不能说这个思路笨,也是一个认真的思路,西方人爱干这样的事儿。

4、但是问题是,一个树叶一个树叶地研究过来,很容易沉迷于每个树叶了,忘记树是一个整体了,还有树干树根呢,忘记了,结果把树叶的微观结构说得一清二楚,到了分子水平了,微观结构改变如何导致树叶黄的,都说清了。

5、可是,怎么解决呢?对不起,可能还有待研究。

6、 再说一遍,我不是说这么研究树叶不好,有人干研究工作还不好?只是,这个工作差了一个程序,就是把树叶放回到一个大树,把树看做一个关联的整体。

7、这样再研究,问题会更清楚一些。

8、 我们的老祖宗呢?用另一个思路,知道研究树叶这个工作当时条件不够,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树叶不黄,所以就没怎么关注单个树叶,而是看到了树叶和树根的联系。

9、我们看到了树根只有两种情况,要么水多了,要么水少了,都会导致树叶黄。

10、所以,当我们判断这次是水少了引起的,于是就往树根浇水。

11、 于是,奇迹出现了(其实这不算是奇迹),变黄的一千多个树叶,居然都变绿了,我们没有一个树叶一个树叶地去修复,居然它们自己一起变绿了。

12、 当然,我们如果从分子水平上知道每个树叶是如何变绿的更好,但是关键还是要给树根浇水,这是硬道理。

13、 这就是古代中医的一个重要思路,当问题太多太纷繁的时候,我们要从大的方向上把握。

14、 因此,如果谈到虚损,我们看到很多病都与虚损相关,几百上千种有了,如同有那么多的树叶黄了,但是,中医更关注根本问题,我们大致分出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,这么几种,然后以简驭繁,只调整这几个问题,然后让身体自己去恢复,解决一千个树叶黄的问题。

15、 今天我们谈的是阴虚,这个阴虚,就好比是树根的水少。

16、 其实,树根缺水,除了树叶有问题,其他部分也会有问题的,树叶只是表现之一,其他的情绪、思维都会有问题的,女性的生理都会受到影响,如果只研究一个树叶,是很可惜的事情。

17、 我是研究古代中医的各家学说的,基本上就像是少林寺藏经阁里面的负责经书的和尚,外面武功高的武僧多去了。

18、要说这两次能有些效果,实在是老祖宗的思路高明。

19、 那么,大家一定很想知道,到底什么是阴虚呢? 阴虚,指精血或津液等物质亏损的病理现象。

20、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,故称阴虚,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。

21、 现代社会,因为大家劳神较多,损耗阴津,因此白领里面阴虚的人也比较多。

22、比如很多熬夜的人,这种人群中阴虚的人比例就非常的高,我遇到很多白领,都是夜里十二点以后睡觉的主儿,结果其中阴虚的人非常的多。

23、 还有一次去一个外企,发现其中员工阴虚的比例非常的高,估计与其劳神过度有关。

24、 还有,就是饮食也会导致阴虚,我见过很多喜欢吃麻辣火锅或者烧烤的女性阴虚的利害,估计在四川没有问题,但是在干燥的北京吃这个,可能辛辣会伤阴的。

25、 那么,我们怎么来判断是否阴虚呢?中医主要是从症状来判断的。

26、我们有句话,叫“阴虚则生内热”,因为津液不足了,所以由于阴虚不能制火,会出现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,盗汗,颧红,消瘦,口干咽燥,想喝凉水,尿黄,大便干燥,舌红少苔等。

27、 其中,五心烦热,是指患者的手脚心容易感觉热,甚至睡觉的时候要伸出被子,有的人总想把手心贴到凉的墙上才舒服。

28、手脚心加起来,是四个心,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心脏的心,总是觉得心烦,发燥,发热,加起来,五心烦热。

29、 午后潮热的意思,是发热像潮水一样有节律,这是潮热,一般阴虚的人上午不热,下午才开始发热,这是阴虚发热的特点。

30、 盗汗大家都知道了,就是睡眠中出汗,有的严重的,甚至会把枕巾被单打透,这是盗汗,白天出汗叫自汗。

31、 其实,这些症状里面,我觉得最主要的,就是舌质颜色红,舌苔薄,甚至没有舌苔,其中舌色红是最主要的指征。

32、 还有是脉细数,可能大家不会识别,但是要知道这种人脉搏跳得稍微比平时快就是了。

33、 阴虚如果细分,还有各个脏腑的阴虚。

34、 比如肺阴虚证,就是肺阴不足,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。

35、多由久咳伤阴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所致。

36、此时具体的表现是咳嗽无痰、或痰少而粘,口咽干燥,形体消瘦,午后潮热,五心烦热,盗汗,颧红,甚则痰中带血,声音嘶哑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
37、 还有心阴虚,具体的表现是失眠、多梦、心悸、健忘,虚烦、盗汗,五心烦热,口干咽燥,舌尖红,少苔,脉细数等。

38、或有两颊发红,心烦怔忡,头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症。

39、这些情况,多见平素肝肾不足,真阴亏耗,或热病后期阴伤未复者,现代社会因为工作压力大,人们思虑过度,因此消耗心血,也会导致心阴不足。

40、阴血不足,血不能养心宁神则出现心悸、失眠、多梦、健忘等,阴虚内热则见盗汗,虚烦、手足心热、口干咽燥、舌尖红、少苔、脉细数等。

41、两颊发红、头晕目眩等为虚火上炎之症。

42、 还有胃阴虚证,是指胃阴不足所表现的证候。

43、多由胃病久延不愈,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,或平素嗜食辛辣,或情志不遂,气郁化火使胃阴耗伤而致。

44、主要表现为:胃脘隐痛,饥不欲食,口燥咽干,大便干结,或脘痞不舒,或呕逆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
45、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,更重要的是脾阴虚证,这指的是脾脏阴液不足,濡养失职,运化无力所表现的证候。

46、多因外感温热病后,阴液耗伤,或素体阴虚,或情志不遂,肝郁化火,灼伤阴津,或过食辛辣之品,或误服辛温之剂所致。

47、根据我的观察,可能现在肉食动物在饲养中激素使用过多,因此喜欢肉食的人,尤其是孩子,往往脾阴不足的多,可能与激素是热性药物会伤阴有关。

48、 脾阴虚的表现,是饮食减少,嗜肉,口淡乏味,食后作胀,消瘦倦乏,涎少唇干,唇色鲜红,五心烦热,大便干结,尿短赤,舌红干苔薄或没有舌苔,脉细数。

49、这样的孩子,往往特别好动,有的一刻不停地动,甚至脾气狂躁,容易发火。

50、 还有肝阴虚证,这是指阴液亏损,肝失濡润,阴不制阳,虚热内扰,以头晕、目涩、胁痛、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。

51、又名肝虚热证。

52、 肝阴虚具体的表现是头晕眼花,两目干涩,视力减退,或胁肋隐隐灼痛,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,或手足蠕动,口咽干燥,五心烦热,潮热盗汗,舌红少苔乏津,脉弦细数,性情急躁,容易发火。

53、 那么,阴虚之人一般都应该怎么调理呢? 首先,要从饮食上控制自己,凡阴虚体质者,宜多吃些清补类食物,宜食甘凉滋润、生津养阴的食品,宜吃新鲜蔬菜和滋润类的水果。

54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,忌吃温热香燥食品,忌吃煎炸炒爆的物品,忌吃性热上火食物,忌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。

55、 下面推荐几种阴虚之人宜常吃的食物: 梨:有生津、润燥、清热的作用,对肺阴虚,或热病后阴伤者最宜。

56、《本草通玄》:“熟者滋五脏之阴”。

57、《重庆堂随笔》:“温热燥病,及阴虚火炽,津液燔涸者,捣汁饮之立效。

58、”老北京有秋梨糕,就是用秋梨配些滋阴之药熬制的,可以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,一般北方的超市里面可能都有卖的,其实,不论是否是秋天,只要有阴虚的情况,都可以拿来喝喝的。

59、还有,过去在开出润肺止咳的方子时,有的老中医会让同时把一个雪梨切片,与药同煎,取的也是这个效果。

60、 桑椹:有滋阴补血之功,最能补肝肾之阴。

61、明朝名医缪希雍写的《神农本草经疏》里面说它:“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”,还说“消渴由于内热,津液不足,生津故止渴,五脏皆属阴,益阴故利五脏。

62、”尤其是肝肾阴虚体质之人出现消渴、目暗、耳鸣者,食之最宜。

63、那天出差乘飞机,看到飞机上提供的饮料里面,都有桑葚汁了,让我觉得惊喜,因为在平时,这个桑葚下来的季节满街都有,买回家可以洗洗就吃了,非常的美味,但是,问题是一过季就难觅踪影了,现在如果能生产出饮料,则有利于保存了。

64、 枸杞子:有滋阴益精之功,尤其是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、头晕目眩、视物昏花、耳鸣耳聋,或是肺阴虚的潮热盗汗、虚劳咳嗽,糖尿病的阴虚消渴等,食之更佳。

65、民国时候的名医张锡纯曾经每天晚上口渴,把一碗水放在床头,早晨起来一看,饮用了大半,后来,就在睡觉前吃一口枸杞子,结果晚上居然不渴了,可见其滋阴润燥的功效。

66、 银耳:有滋阴养胃、生津润燥的作用。

67、银耳含有丰富营养物质,为民间最常用的清补食品,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,最为适宜。

68、 其实,对于阴虚的证候,大家看了这么多,如果感到自己有与此类似的地方,就可以找附近的中医,帮助分析一下,阴虚是非常容易做出诊断的,如果确定了真的是阴虚的状态,那么开个小方子,用些生地、沙参、麦冬等滋阴之品,用这些东西煲汤都可以,或者做成饮料喝,一天喝两三杯就可以,一般很快就会调整过来的,基本上一两个星期即可充分得到恢复,不会用很长时间的。

69、但是,良好生活习惯的保持更加重要,比如不熬夜等,这才是保证我们健康的真正的基石。

70、作者:罗大伦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