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于古诗望月怀远的译文】《望月怀远》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,全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通过描写明月高悬、江水东流的景象,诗人寄托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怀念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译文总结及对比分析。
一、诗歌原文
望月怀远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
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二、译文总结
原文 | 译文 |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 | 海上一轮明月升起,远在天涯的人也共享这同一时刻。 |
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 | 爱人抱怨长夜难熬,整夜都在思念远方之人。 |
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 | 熄灭蜡烛,珍惜满室月光;披上外衣,感到露水渐湿。 |
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 | 想把这满手的月光送给你,却无法实现,只好回房入睡,期盼梦中相见。 |
三、内容解析
《望月怀远》以“望月”为引,借景抒情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。诗中“海上生明月”描绘出一种开阔而孤寂的景象,与“天涯共此时”形成空间上的呼应,增强了情感的共鸣。
后四句通过对夜晚独处的细腻描写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。尤其是“灭烛怜光满”一句,表现出诗人对月光的喜爱与珍惜,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远方之人的牵挂。
最后两句“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”,则展现了诗人无奈的情感,虽有心寄情于月,却只能寄托于梦境,表达了深切的哀愁与期待。
四、总结
《望月怀远》是一首情感真挚、意境优美的古诗,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,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其语言简练、意蕴深远,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表达思念情感的经典之作。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张九龄 |
体裁 | 五言律诗 |
主题 | 思念、孤独、爱情 |
艺术手法 | 借景抒情、情景交融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深情、含蓄 |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、文学价值或与其他怀远诗的比较,可继续深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