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鲁山行解释】《鲁山行》是唐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山水诗,描绘了诗人在鲁山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)游览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一、诗歌
《鲁山行》全文如下:
> 适与野情惬,千山高复低。
> 好峰随处改,幽径不知迷。
> 霜落熊升树,林空鹿饮溪。
> 人家在何许?云外一声鸡。
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漫步鲁山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“好峰随处改”、“幽径不知迷”等句,生动地刻画了山势的变化和山路的曲折,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。
二、诗句解释与分析
诗句 | 解释 | 表达情感 |
适与野情惬 | 刚好与我喜爱的野外情怀相合 | 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喜爱 |
千山高复低 | 千重山峦高低起伏 | 展现山势的壮丽与变化 |
好峰随处改 | 美丽的山峰随时变换 | 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惊喜 |
幽径不知迷 | 荒凉的小路让人迷失方向 | 描写山路的幽深与曲折 |
霜落熊升树 | 霜降后,熊爬上树 | 展现山中动物的活动,增加生机 |
林空鹿饮溪 | 树林空旷,鹿在溪边饮水 | 描绘山中宁静而和谐的景象 |
人家在何许?云外一声鸡 | 人家在哪里呢?远处传来一声鸡鸣 | 表达对人间烟火气的向往与好奇 |
三、整体赏析
《鲁山行》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林画卷,既有自然之美,也有人间气息。诗人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写,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、回归自然的心境。整首诗不仅是一次游山的记录,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精神的归宿。
四、总结
《鲁山行》是梅尧臣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,通过对鲁山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