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强项令怎么翻译强项令原文及翻译】“强项令”是一篇出自《后汉书·酷吏列传》的古文,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名叫董宣的官员,因刚正不阿、不畏权贵而被皇帝称为“强项令”的故事。这篇文章展现了古代士人坚守原则、敢于抗争的精神风貌。
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“强项令”的内容和意义,以下将对原文进行逐句翻译,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。
一、文章总结
《强项令》主要讲述了董宣在担任洛阳令期间,面对权贵的压迫,坚持正义、不屈服于强权的故事。他因拒绝向湖阳公主低头而受到处罚,但最终因正直行为得到皇帝的认可与尊重。文中通过董宣的言行,体现了古代士人“宁折不弯”的精神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官的推崇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董宣,字少平,南阳人也。 | 董宣,字少平,是南阳人。 |
少有节操,不事权贵。 | 他年轻时就有气节,不巴结权贵。 |
汝南太守宗均辟为功曹,不就。 | 汝南太守宗均征召他做功曹,他没有接受。 |
后为洛阳令,未到官,道逢公主,车骑甚盛。 | 后来他做了洛阳令,还没上任,路上遇到了公主,随从很多。 |
宣乃驻车,引其车,使不得行。 | 董宣于是停下马车,拉住公主的车,不让前进。 |
公主曰:“尔何敢距我?” | 公主说:“你凭什么拦我?” |
宣曰:“陛下以我为洛阳令,今奉诏捕盗,岂容公主纵之!” | 董宣说:“陛下让我做洛阳令,现在奉命捉拿盗贼,怎么能容许公主放纵他们!” |
公主怒,遣人呼宣,欲杀之。 | 公主生气了,派人叫董宣,想杀了他。 |
宣不避,入见帝。 | 董宣不回避,进宫面见皇帝。 |
帝问曰:“汝何敢距公主?” | 皇帝问他:“你为什么敢拦公主?” |
宣曰:“臣闻天子不与百姓争利,今公主违制,臣不敢奉诏。” | 董宣说:“我听说天子不应与百姓争利,现在公主违反制度,我不敢奉诏。” |
帝曰:“卿真强项令也!” | 皇帝说:“你真是个‘强项令’啊!” |
自是,贵戚敛迹,莫敢犯法。 | 从此以后,皇亲国戚都收敛起来,没人敢违法。 |
三、总结
“强项令”不仅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董宣的“强项”代表了不屈服于权势、坚持原则的品格,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通过学习和理解这篇古文,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的政治文化,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强项令”的文学价值或历史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