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日暮途穷的成语解释】“日暮途穷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到了末路、无路可走、走投无路的境地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太阳西下、道路尽头的情景,寓意着事情发展到极限,无法继续前进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日暮途穷 |
拼音 | rì mù tú qióng |
出处 | 出自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穷,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 |
释义 | 太阳落山,路途已尽。比喻事情已到尽头,没有出路。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多用于描述人或事的困境 |
近义词 | 山穷水尽、走投无路、穷途末路 |
反义词 | 柳暗花明、前途光明、豁然开朗 |
二、成语用法示例
1. 他因投资失败,现在已是日暮途穷,连生活都难以维持。
2. 公司经营不善,最终走到日暮途穷的地步。
3. 面对困难,他虽感到日暮途穷,但仍不愿放弃希望。
三、成语背后的故事
“日暮途穷”最早出自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,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故事。他在逃亡途中,一路艰辛,最终到达吴国,但他的处境仍然十分艰难。他说:“吾日暮途穷,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这句话表达了他虽然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,但仍选择采取极端手段来改变现状。
这个故事也反映出古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,以及在绝境中寻求突破的精神。
四、总结
“日暮途穷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人生状态的写照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困境时,既要认清现实,也要保持希望。即使身处绝境,也可能有转机出现。因此,成语的意义不仅是警示,更是激励。
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,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处境,也能在阅读中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智慧与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