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塞下曲其二卢纶的古诗】一、
《塞下曲其二》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的一首边塞诗,属于《塞下曲》组诗中的一首。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疆将士在艰苦环境下的英勇与忠贞,体现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敬仰之情。
全诗通过描写月夜下的边关景象和战士们的生活状态,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。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具有浓厚的边塞气息和历史感。
二、诗歌原文
> 塞下曲其二
> 卢纶
> 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
> 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
三、诗歌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卢纶(唐代诗人) |
诗题 | 《塞下曲其二》 |
体裁 | 五言绝句 |
风格 | 边塞诗、写实风格 |
主题 | 戍边将士的英勇精神与艰苦生活 |
意象 | 林暗、草惊、风、将军、白羽、石棱 |
用典 | “没在石棱中”出自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,借李广射虎故事,赞美将军的神勇 |
情感 | 对将士的敬佩与对和平的渴望 |
四、创作背景
卢纶生活在唐代中期,此时边疆战事频繁,朝廷重视边防建设。卢纶本人虽未亲历战场,但通过对边塞生活的观察与想象,创作出许多反映边疆将士生活的诗篇。《塞下曲其二》正是他这类作品中的代表之一。
五、艺术特色
- 语言简练:四句诗仅二十字,却意蕴丰富。
- 画面感强:通过“林暗草惊风”等描写,营造出紧张而肃穆的边关氛围。
- 象征手法:用“白羽”“石棱”等物象象征将军的英勇与功绩。
- 情感真挚: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与敬意。
六、总结
《塞下曲其二》是一首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的边塞诗,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为的描写,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气概与忠诚精神。卢纶以细腻的笔触,将历史与现实结合,使读者感受到古代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。此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