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江南无限好风光后面是什么诗句】“江南无限好风光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。这句诗描绘了江南地区风景优美、景色宜人,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。接下来我们来总结这句诗的出处、全诗内容以及相关背景信息。
一、
“江南无限好风光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。该诗是杜牧写给友人韩绰的一首七言绝句,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原诗如下:
> 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
> 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
其中,“江南无限好风光”并非原诗中的句子,而是后人根据诗意进行的扩展或改编。因此,在引用时需要注意区分原句与后人创作的内容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原诗名称 | 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 |
作者 | 杜牧(唐代) |
原文诗句 | 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 |
“江南无限好风光”是否为原句 | 否,是后人扩展或改编的句子 |
诗句含义 | 表达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及对友人的思念 |
诗中意象 | 山水、明月、玉人、箫声等 |
诗歌风格 | 清新婉约,意境深远 |
三、延伸说明
“江南无限好风光”虽非杜牧原作,但在文学传播中常被用来概括江南地区的自然美景。这种说法反映了人们对江南风物的普遍认知,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“以景抒情”的传统。
在实际使用中,若需引用原诗,应以杜牧的原句为准,避免误传或误用。同时,了解诗句的背景和情感内涵,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其文化价值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杜牧其他作品或江南文化的相关内容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