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七步之才是出自哪一本四大名著】“七步之才”是一个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很有才华,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辞优美的文章。这个成语的出处与《三国演义》密切相关。
一、
“七步之才”最早出自《三国演义》,是罗贯中在小说中描写曹植的一个典故。据传,曹操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,否则将被废黜太子之位。曹植随即吟出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曹植的才华,也反映了兄弟之间的矛盾与无奈。
虽然“七步之才”并非出自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(《红楼梦》《西游记》《水浒传》),但这一典故因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,成为《三国演义》中极具代表性的片段之一。
二、表格展示
问题 | 答案 |
“七步之才”出自哪一本四大名著? | 《三国演义》 |
出处具体情节是什么? | 曹操命曹植在七步内作诗,否则废太子之位 |
曹植所作的诗叫什么? | 《七步诗》 |
诗句内容是什么? | 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 |
该成语含义是什么? | 形容人很有才华,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好文章 |
是否为四大名著中唯一出处? | 是 |
三、结语
“七步之才”虽源自《三国演义》,但其影响力深远,成为中国文化中对才思敏捷的象征。通过这一典故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情感,也能更深入地理解《三国演义》这部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