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牍的意思和含义】“牍”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,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。它在古代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途,常与书写材料、文书、公文等相关。了解“牍”的意思和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及文字发展史。
一、
“牍”字在古汉语中主要指一种用于书写的木片或竹片,是早期的文字载体之一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“牍”逐渐演变为对公文、文书的统称。其含义主要包括:
1. 古代书写材料:如木牍、竹牍,是纸张出现前的重要书写工具。
2. 文书、公文:指官方或正式的文件、信件。
3. 简册:有时也指书籍、文献的统称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牍”已较少单独使用,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古籍研究中。
二、表格展示
汉字 | 读音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举例 | 备注 |
牍 | dú | dú | 古代书写材料(木片、竹片) | 《汉书》中有“书于牍”之说 | 常见于古代文献 |
牍 | dú | dú | 文书、公文 | “上书陈事,以牍为凭” | 多用于正式场合 |
牍 | dú | dú | 简册、书籍 | “藏书万卷,皆刻于牍” | 与“简”并用 |
牍 | dú | dú | 书信 | “寄牍于友人” | 用于私人通信 |
牍 | dú | dú | 通“独” | 在某些方言中可表示“独自” | 非主流用法 |
三、结语
“牍”作为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和文书形式,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。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已不常见,但其在古籍、文献研究以及文学创作中仍具参考价值。了解“牍”的含义,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,也能提升对汉字演变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