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书到用时方恨少完整诗是什么】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赵翼的《论诗五首》之一,原句为:“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实际应用知识时,常常会感到平时积累不够,从而产生遗憾;同时,也说明了只有亲身经历过后,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困难。
一、
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,强调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。它提醒我们,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学习和积累,以免在关键时刻因知识不足而后悔。该句出自清代诗人赵翼的《论诗五首》,原诗内容较为丰富,不仅有这一句,还包含了对诗歌创作、文学发展的深刻见解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清代诗人赵翼《论诗五首》之一 |
原文句子 | “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” |
作者 | 赵翼(清代著名诗人、史学家) |
诗句含义 | 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不要等到需要用时才后悔知识不足;同时也指出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理解事情的难度。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鼓励学习、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重要性。 |
相关诗句 | 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”(出自同一组诗) |
三、延伸理解
赵翼的《论诗五首》是其文学评论的重要作品,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思考,表达了他对文学发展和人才更替的看法。其中,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不仅是对个人学习态度的提醒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知识与实践关系的深刻认识。
在现代社会中,这句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,都应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,避免因临时抱佛脚而陷入被动。同时,也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,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,更是对人生和学习的一种深刻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