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】一、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春望》。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、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与悲愤之情。
诗句中,“国破”指的是国家遭遇战乱、山河破碎;“山河在”则表现出自然依旧存在,但人世已非;“城春”说明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但“草木深”却暗示着城池荒芜、人烟稀少,充满萧瑟之感。整句诗情感沉郁,意境深远,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写景抒情之作。
二、原文解析与理解表:
词语/短语 | 含义解释 | 情感表达 | 诗歌背景 |
国破 | 国家遭受战乱,山河破碎 | 忧国忧民,悲愤交加 | 安史之乱期间,杜甫目睹国家动荡 |
山河在 | 自然山河依旧存在 | 对比强烈,突出人事变迁 |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|
城春 | 春天来到城市 | 略带希望与生机 | 与“草木深”形成反差 |
草木深 | 草木茂盛,人迹罕至 | 凄凉、荒芜 | 反映战后城市凋敝、百姓流离失所 |
三、诗歌艺术特色分析:
1. 对比手法:通过“国破”与“山河在”的对比,突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自然的永恒。
2. 情景交融: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写中,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思。
3. 语言简练:全句仅十个字,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画面感,体现了杜甫“炼字”功力。
四、结语: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历史的回响。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,铭记历史。杜甫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,为我们留下了这一千古名句,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