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回乡偶书的意思和注释】《回乡偶书》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,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时间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与注释。
一、诗歌原文
《回乡偶书》
少小离家老大回,
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
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二、诗意总结
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,描绘了诗人年老归乡后,面对熟悉又陌生的家乡景象时的复杂情感。诗中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一句,道出了人生漂泊与归乡的无奈;“乡音无改鬓毛衰”则表现了岁月的痕迹与不变的乡音之间的对比;最后两句通过“儿童相见不相识”的场景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。
三、注释与解析
| 句子 | 注释 | 解析 |
| 少小离家老大回 | “少小”指年幼的时候,“老大”指年老,“回”是回来 | 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,年老才回来,突出了时间的漫长与人生的变迁 |
| 乡音无改鬓毛衰 | “乡音”指家乡的口音,“鬓毛”指头发,“衰”是变白或稀疏 | 表示虽然口音没有改变,但容貌已衰老,体现了岁月的无情 |
| 儿童相见不相识 | “儿童”指家乡的小孩,“不相识”表示不认识诗人 | 表现出诗人与家乡的隔阂,也反映出时间带来的变化 |
| 笑问客从何处来 | “笑问”是小孩笑着问,“客”指外乡人 | 这句诗充满幽默与讽刺,表现出诗人作为“异乡人”回归家乡的尴尬与无奈 |
四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朴素自然:全诗用词平实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。
2. 对比手法突出主题:通过“乡音无改”与“鬓毛衰”的对比,以及“儿童不相识”的情节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
3. 含蓄而深刻:全诗虽未直接抒发思乡之情,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,传达出对人生、时光的深沉思考。
五、总结
《回乡偶书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,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。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的经历,也反映了普遍的人生体验——漂泊与归乡、时间与变化、熟悉与陌生。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