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间网

阴陵泉穴位在哪里(阴陵泉穴位)

精选经验
导读 大家好,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。阴陵泉穴位在哪里,阴陵泉穴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教你一个治疗湿气重的穴位(大家好...

大家好,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。阴陵泉穴位在哪里,阴陵泉穴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教你一个治疗湿气重的穴位

(大家好,我是中医黄钰玲,有任何相关问题欢迎私信或评论留言。)

今天教大家一个身体中最好用的去湿气的穴位——阴陵泉穴。

为什么叫阴陵泉呢?首先阴指的是我们身体的阴面,陵指的是胫骨的内侧髁这一个高高的骨头,而泉指的就是这个骨头的内侧的凹陷,像一个泉水一样。

那么如何来找阴陵泉穴呢,它在我们胫骨的内侧髁和胫骨的内上髁交汇的地方,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找这个穴位,先摸一摸小腿内侧,找到一根很长的骨头,即胫骨的内侧缘,顺着骨头向上推,会发现有一个拐角,在往上推就推不动了,这个位置就是阴陵泉穴了,按一按就会有一种很酸痛的感觉,越酸痛就证明体内的湿气越重,可以每天按揉阴陵泉穴三到五次,每次按五到十分钟,也可以选择每次用艾灸条来艾灸十到十五分钟,这样会有比较好的健脾祛湿、补肾的作用。

排湿健脾就按这个穴位

「阴陵泉』

此穴位归属于人体脾经,

是主管人体水液代谢的穴位,

可促进脾运化人体的水湿,

起到排湿健脾之效。

位于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下缘,

分别顺时针逆时针揉按5分钟,有排湿的效果。

不花钱就能治病的6个穴位,效果很好,建议收藏!

1、【阴陵泉】

位置: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。

主治:腹胀,腹泄,小便不利,水肿,膝关节痛。

 

2、【阴谷】

位置:在膝胭窝阴侧面,屈膝时,当半腱肌与半膜肌之间的深陷如谷处。

主治:阳痿,疝痛,崩漏,小便不利,膝盖酸痛。

 

3、【曲泉】

位置:在膝内侧,屈膝,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,半肌腱、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。

主治:妇女阴挺,小腹痛,外阴瘙痒,小便不利,膝盖痛,遗精。

 

4、【厉兑】

位置:足第2趾外侧,距趾甲角0.1寸处。

主治:癫痫,精神分裂症,齿龈炎,鼻出血,喉痹,面神经麻痹。

 

5、【内庭】

位置:足第2~3趾缝间,当第2跖趾关节前外侧凹陷中。

主治:牙齿痛,咽喉痛,口嘱斜,鼻出血,胃痛吐酸,腹胀,泄泻,痢疾,便秘,足背肿痛,热病。

 

6、【陷谷】

位置:在足背,第2~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

主治:面浮身肿,胸胁胀满,腹痛,肠鸣,热病,足胫痛。

#快问中医超能团# @快问中医

中风常用穴之——绝骨透三阴交 阴陵泉透阳陵泉

筋骨有问题都可以用绝骨治疗。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汇的穴位。阴陵泉和阳陵泉是膝关节近取穴,常配合治疗膝关节痛。 ​​​

气血阴阳风寒郁水证候辅助穴位

补气---太渊、气海、百会、膻中

补血---血海、膈俞、中脘、绝骨

滋阴---三阴交、阴郄、太溪、照海

壮阳---命门、关元、太溪、肾俞

疏肝---丘墟、太冲、内关、期门、蠡沟

健脾---太白、建里、章门、脾俞

解表---合谷、外关、大椎、(五输)经穴

利水---太溪、四渎、阴陵泉、水分、水道#健康科普大赛# #穴位#

气血阴阳风寒暑湿燥火证候调理辅助穴位

补气---太渊、气海、百会、膻中

补血---血海、膈俞、中脘、绝骨

滋阴---三阴交、阴郄、太溪、照海

壮阳---命门、关元、太溪、肾俞

疏肝---丘墟、太冲、内关、期门、蠡沟

健脾---太白、建里、章门、脾俞

解表---合谷、外关、大椎、(五输)经穴

利水---太溪、四渎、三阴交、阴陵泉、水分、水沟、水道

11种常见症状的“天克穴位”,平时经常按一按,疾病不留步!

1、膻中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咳浊痰,口气腥臭等

2、阴陵泉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清利湿热、健脾理气

3、天枢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祛湿排毒、润肠通便

4、云门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气逆、咳喘

5、委中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缓解腰酸背痛

6、合谷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回阳救逆、散惊去热

7、少商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

8、关元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补肾固元

9、丰隆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健脾化痰、和胃降逆

10、中脘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养胃

11、隐白穴——平时常按——帮助恢复腹胀、食欲不振

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健脾要穴 阴陵泉

阴陵泉位置

胫骨内侧髁起点凹陷处。

穴位名称来由

膝之内侧为阴,胫骨内侧髁高突如陵,髁下凹陷似泉,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合穴,五行属水,所以叫阴陵泉。

功能

这个穴位是健脾的重要穴位,可以治疗脾虚引起的多种病症,有健脾渗湿,通利关节的作用。

主治疾病特色

第一,治疗脾气虚弱导致的水肿,遗尿,尿潴留,还有湿盛咳喘。

第二治疗脾虚腹泻 腹胀

第三 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,滑膜炎等局部疾病。

这个穴位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,内经说合治内府,所以它可以治疗脾脏的疾病。凡事辩证,属于脾虚水泛以及脾虚运化失常所导致的疾病都可以。加减使用。

腊月十四,早晨五点!#家庭健康守护官# #中医#

老中医推荐的8个可以治病的特效穴位,收藏起来让你治病不求人!

1、石门——老中医推荐——①小便不利,疝气,经闭,带下,崩漏等妇科及前阴病证;②腹痛,泄泻,水肿。

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2寸。

2、疔俞——老中医推荐——善清泄火毒,凉血化瘀。

在前臂屈侧,神门穴直上4寸,何内侧旁开0.3寸处。

3、肩前——老中医推荐——肩臂痛、臂不能举。

正坐垂肩,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。

4、髋骨——老中医推荐——下肢痿痹。

仰卧。在大腿前面下部,当梁丘穴两旁各1.5寸处,一侧2穴,左右共4个穴位。

5、地机——老中医推荐——①痛经、崩漏、月经不调等妇科病;②腹痛、腹泻等脾胃病证;③小便不利、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。

位置:在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,阴陵泉下3寸。

6、腹结——老中医推荐——腹痛、腹泻、疝气。

位置:在下腹部,大横下1.3寸,距前正中线4寸。

7、老二间——老中医推荐——齿痛、鼻衄等五官疾患;肩周炎。

位置:微握拳,当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前凹陷中。

8、阳陵泉穴——老中医推荐——半身不遂、下肢疼痛或麻木、膝关节炎、风湿老寒腿等等,日常可选用阳陵泉穴来缓解。

【九选艾艾灸课:不同体质的艾灸方法】

1、湿热体质。【穴位】:阴陵泉、阳陵泉、天枢、太冲、合谷。【作用】:清热利湿、排水祛湿。

2、痰湿体质。【穴位】:中脘、天枢、足三里、丰隆。【作用】:化痰祛湿。

3、气郁体质。【穴位】:合谷、膻中、中脘、太冲。【作用】:疏肝解郁、缓解焦虑。

4、气虚体质。【穴位】:关元、气海、足三里。【作用】:温阳补气。

5、阳虚体质。【穴位】:关元、气海、涌泉。【作用】:温养补气。

6、阴虚体质。【穴位】:三阴交、气海、太溪、涌泉。【作用】:滋阴降火。

7、淤血体质。【穴位】:气海、血海、三阴交。【作用】:通畅血脉、消散瘀滞。

8、特禀体质。【穴位】:足三里、合谷、气海、血海。【作用】:增加机体防护功能。

#艾灸#

长按2个穴位可助减肥。

一个是阴陵泉穴,一个是地五会穴。

阴陵泉穴位于膝盖内侧下方突出的骨头下方的凹陷处。可助祛除体内湿气,提高代谢,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,从而有助于减重。

地五会穴位于脚背,第4根脚趾跟第5根脚趾之间,趾间向上一寸半左右的凹陷处。长按地五会穴有助于减轻重量,还对坐骨神经痛,眼干眼涩,耳鸣等有效。

所以经常按这两个穴位有助于减肥。

#祛湿的穴位有哪些# 祛湿的穴位,阴陵泉,丰隆穴,大椎穴,太渊穴,涌泉穴,按摩,这些穴位去湿效果都很好

#寻同款舌苔# 你们要的滑苔来了!

很多人一直不知道什么是滑苔,下面两张图就是了。

这种舌象特点是舌面水分过多,伸舌欲滴,扪之湿滑为滑苔。

一般多提示体内水湿之邪内聚。多见于脾阳不振,寒湿内生或痰饮内停等病证。

调理方法:艾叶或花椒水泡脚,能较快祛除寒湿;

也可以用艾条灸中脘、足三里和阴陵泉穴位。

中药调理:生白术和苍术各5克,煮水代茶饮。

中成药:理中丸、二陈丸、平胃散等。#舌诊#

《皇帝内经:素问》五输穴的关键取穴知识,整理好了看一下

位置知识关键点一:四肢的肘关节和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穴位。

作用知识关键点二:调节脏腑气机的病变,见于小病,急病,以及常见病。

具体作用:

【1、井穴:病在脏者取之井(jǐng)】

因为井穴对脏腑的敏感度高,所以在紧急情况时,选用井穴。

喉咙突然疼痛肿胀,可取肺经的井穴少商放血泄热。

【2、荥穴:病变于色者取之荥(yíng)】

青色对肝,红色对心,黄色对脾,白色对肺,黑色对肾。

脸色发黄取脾的荥穴,脸色发黑取肾的荥穴。

【3、输穴:病在时间者取输(shū)】

三点起来,要五点才能睡,取肺经的输穴。

下午3点到5点犯困取膀胱经的输穴。

23点至次日1点是胆经,1点至3点是肝经,3点至5点是肺经,5点-7点是大肠经,7点至9点是胃经,9点至11点是脾经,11点至13点是心经,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,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,17点到19点是肾经,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,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。

【4、经穴:病变于音者取经(jīng)】

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是肝气发出,最后一个字是肾气收尾。

每段话都遵循木土~火土~金土~水土的顺序。

说话无力收尾就取肺经、肾经和脾经的经穴。

说完第一个字就口吃便取肝经、心经和脾经的经穴。

上半身的咳嗽,气喘,则取下半身经络的经穴。

【5、合穴:病在饮食取合(hé)】

对于因饮食不节,而导致长期的不适,用合穴有特效,

肠胃有关之病多取足三里、曲池、阴陵泉等合穴。

以上便是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:“病在脏者取之井,病变于色者取之荥,病时间隔时甚者取之输,病变于音者取之经,经满而血者,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。”的取穴方法,还有难经的取穴方法,整理好了再发

关注@传统中医之道每日分享健康知识

#清风计划##健康2022##健康明星计划#

祛湿化痰,疏肝理气,按摩保健穴,建议收藏。

阴陵泉:(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,健脾祛湿)

穴位位置:在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。

丰隆:(为胃经之络穴,是治痰之要穴,可健脾祛湿,化痰消脂肪)穴位在小腿前外侧,当外踝尖上8寸,条口外,距胫骨前缘二横指。

太冲:(疏肝理气)穴位置在足背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。

按摩方法:可用指腹部或笔头钝处按揉4--5分钟左右,感觉轻微酸麻胀就可以了。

力气适度,免伤皮肉。

#中医# 超实用的两两穴位结合

丰隆穴+阴陵泉=祛湿强;

合谷穴+太冲穴=疏肝解郁强;

足三里+中脘穴=养胃强;

本文阴陵泉穴位在哪里,阴陵泉穴位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