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筑岩钓渭的意思是什么】“筑岩钓渭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贤才隐居山林、等待明主的志向和抱负。这个成语结合了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,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。
一、
“筑岩钓渭”由“筑岩”与“钓渭”两部分组成:
- 筑岩:指的是姜太公(吕尚)在渭水边搭建茅屋,隐居钓鱼,等待明主。
- 钓渭:指姜太公在渭水边垂钓,后被周文王发现并重用,最终辅佐周朝建立。
因此,“筑岩钓渭”整体比喻有才华的人隐居山林,静待时机,等待能够赏识自己、重用自己的明主。它体现了古代士人追求理想、坚守节操的精神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背景故事 | 寓意 |
筑岩 | 指姜太公在渭水边筑屋隐居 | 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 | 姜太公在渭水边建屋,垂钓等待明主 | 表示隐居、等待机会 |
钓渭 | 指姜太公在渭水边垂钓 | 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 | 姜太公以钓鱼为名,实为等待周文王 | 表示怀才不遇,静待知音 |
筑岩钓渭 | 综合“筑岩”与“钓渭”的典故 | 传统文学中常见 | 结合姜太公隐居渭水、终得重用的故事 | 比喻有才之人隐居待时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筑岩钓渭”不仅是对姜太公个人经历的描述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象征着士人对理想的坚持与对明主的期待。在古代,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此自勉,表达自己虽身处逆境,但仍不放弃追求理想的信念。
此外,这一成语也常用于文学作品或诗词中,借古喻今,表达对人才的重视和对贤能之士的赞美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文学典故,可继续查阅《史记》《左传》等经典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