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

2025-10-02 19:22:14

问题描述:

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,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,帮个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2 19:22:14

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】在民事诉讼中,证据是法院作出裁判的重要依据。为了规范证据的收集、提交与审查,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修订并发布了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(以下简称“新证据规定”)。该规定对原有的证据规则进行了调整和完善,旨在提高司法效率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。

本文将对该规定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内容和重点条款。

一、主要

1. 证据种类的明确

新证据规定明确了七种证据类型:书证、物证、视听资料、电子数据、证人证言、当事人陈述、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。其中,电子数据被单独列为一类,体现出对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视。

2. 举证责任的分配

根据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的原则,当事人应对其主张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。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,法律另有规定的,适用特别规定。

3. 证据的提交与逾期后果

当事人应当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。逾期提交的证据,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,否则法院不予采纳。

4. 自认规则的完善

明确了自认的效力,包括对事实的承认、对诉讼请求的承认等。自认一旦成立,即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,除非存在重大误解或欺诈。

5. 非法证据的排除

对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取得的证据,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排除。

6. 专家辅助人制度

允许当事人申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,协助法院理解专业问题,提升案件审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。

7. 电子数据的认定标准

针对电子数据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及关联性,规定了具体的判断标准,如原始载体的保存、数据的完整性等。

二、关键条款一览表

序号 条款内容 主要含义
1 第二条 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
2 第五条 证据种类的明确规定
3 第八条 自认的范围与效力
4 第九条 逾期举证的处理方式
5 第十条 电子数据的定义与认定标准
6 第十三条 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
7 第二十条 专家辅助人的申请与作用
8 第三十六条 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
9 第四十七条 证据交换的程序要求
10 第五十一条 质证程序的具体规定

三、总结

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是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一次重要修订,体现了司法实践中的新需求和新趋势。通过明确证据种类、优化举证规则、强化证据审查机制,该规定有助于提高审判质量,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推动民事诉讼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。

在实际操作中,当事人应充分了解自身权利义务,合理运用证据规则,避免因举证不当而影响案件结果。同时,法院也应严格依照规定进行证据审查,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