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王安石介绍】王安石(1021年-1086年),字介甫,号临川,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改革家之一,以推行“熙宁变法”而闻名。王安石的改革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,但对后世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,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。他的散文风格简练有力,诗歌则富有哲理与现实关怀。他提倡“文以明道”,强调文章应服务于社会和道德教化。
王安石主要信息一览表: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姓名 | 王安石 |
字 | 介甫 |
号 | 临川 |
出生年份 | 1021年 |
去世年份 | 1086年 |
籍贯 | 江西抚州(今江西临川) |
身份 | 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 |
官职 | 参知政事、宰相(一度担任) |
主要贡献 | 推行“熙宁变法”,推动财政、军事、教育等多方面的改革 |
文学地位 | 唐宋八大家之一,散文代表作有《伤仲永》《游褒禅山记》等 |
思想主张 | 强调“变法图强”,主张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 |
历史评价 | 有争议,部分人认为其改革过于激进,也有人称其为“千古一相” |
王安石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他的改革虽未完全成功,但其精神和理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同样不可忽视,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