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池古诗理解】《小池》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,全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小池的静谧与生机,语言清新自然,画面感极强。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。
一、诗歌原文
《小池》
泉眼无声惜细流,
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
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二、诗意总结
这首诗以“小池”为题,描绘了夏日小池中清澈的泉水、树影婆娑、新荷初绽、蜻蜓停驻的生动景象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,表现出一种闲适、恬淡的心境,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萌发的喜悦之情。
三、内容解析(表格形式)
诗句 | 字面意思 | 深层含义 | 表现手法 |
泉眼无声惜细流 | 泉水从泉眼中缓缓流出,悄无声息 | 表现出泉水的温柔与细腻,也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动 | 拟人化手法,赋予泉水以情感 |
树阴照水爱晴柔 | 树荫映在水面,显得格外柔和 |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| 静态描写,营造宁静氛围 |
小荷才露尖尖角 | 初生的小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角 | 象征着生命的萌芽与成长 | 以细节刻画,突出生命力 |
早有蜻蜓立上头 | 早已有一只蜻蜓停在荷叶上 | 表现自然界的和谐与灵动 | 动态描写,增强画面感 |
四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简练:全诗仅28字,却意境深远,形象鲜明。
2. 拟人手法:如“泉眼无声惜细流”,赋予泉水以情感,使景物更生动。
3. 动静结合:既有“泉眼无声”的静,也有“蜻蜓立上头”的动,形成对比,增强画面感。
4. 含蓄表达:诗人并未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内心感受,体现了“诗中有画”的特点。
五、总结
《小池》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,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小池的静谧之美,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。全诗语言朴素,意境优美,是杨万里田园诗中的代表作之一。